12月26日,保康县龙坪镇朱砂村,55岁的村民姜菊芬在自家蔬菜大棚里,采摘“朱砂红”西红柿。
“褚队长他们带来了‘朱砂红’,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发展也更有盼头。”姜菊芬说。
村民口中的褚队长,是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襄阳卷烟厂驻朱砂村工作队队长褚家勇。工作队里还有另外两名队员王伟和王献忠。
朱砂村平均海拔米,是典型的偏远高寒村,以高山蔬菜和烟叶产业为主。
“虽说有产业基础,但都是分散种植,且销售困难。”朱砂村原党支部书记万德海介绍。
改变发生在年。当年8月,褚家勇和工作队员来到朱砂村。到村第一天,褚家勇就和村委调研走访。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因地制宜,解决产业发展困境?大家商量决定,发展特色西红柿。
接下来的日子,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从选苗育苗、移摘嫁接、施肥除害等方面努力。半年后,第一批特色大棚西红柿问世。
“褚队长,有了好产品,是不是得起个名字?”
“我们村有凤凰采砂养玉的传说,起名字可得带上我们朱砂村啊。”
在种植基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建言献策。
“朱砂是红色,西红柿也是红色,红色代表红红火火,就叫‘朱砂红’吧。”之后,村里成立保康县朱砂红特色专业种植合作社,统一销售。
如今,朱砂村有了50多亩“朱砂红”种植基地,平均每户种植户增收元。“到年,我们再投入50万元,打造生态果蔬产业园。”褚家勇说。
11月6日,由村委会通往蔬菜种植基地的道路上,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道路平整。
“这条路是村里的产业路。”工作队队员王伟介绍,去年在工作队入户调查中,不少村民反映,这条路太窄,开车不方便。
工作队实地调研后发现,这条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山,又是村民的必经之路。开山扩路,成了当务之急。
争取资金、联系施工队……今年3月,公路扩宽整修工程启动,由3.5米宽扩至6米宽。
“扩宽这条路,我们盼望已久。”朱砂村7组村民秦明臻说,以前这条路错车不方便,往外运输产品更麻烦。
秦明臻家种植了30亩烟叶,以往要用小车将烟叶运往村委会,再用大车运往镇上的收购站。如今,大车可以直接入户,节约了运输成本。
除扩宽道路外,工作队还不断完善朱砂村基础设施。
——年,工作队投入专项资金38万元,在进村主干道安装盏路灯。
——年,投入37万元进行村民生活用水升级改造,解决69户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年,投入万元,易地新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休闲、文化、办事场所,年底可投入使用。
52岁的王伟、53岁的王献忠,家里都有90多岁的老人。因村里工作需要,大家都克服困难离家驻村坚守岗位。
“这里是我们的战场,也是我们的家。”作为队长,褚家勇说,要用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变得更好。
如今,朱砂村正焕发新容颜——夜晚的路灯,如大山里的“长龙”,照亮村民回家路。交通便利、文化丰富、产业兴旺,一幅幅乡村振兴图景正在铺展。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