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村坐落于秦巴山脉尾端的保康县城周边,与保康很多的村落一样,被四周的群山环抱其中,是名副其实的山村。距离保康县城还有不短的距离,从县城出发,行过一段高速公路和盘山路才能到达。白果村曾是榜上有名的贫困村,但现在早已成为历史。
要说白果的特色那就是绿水青山,放眼望去群山郁郁葱葱一片绿色,保护绿水青山的标语点缀其上尤其醒目,更兼山间云雾环绕,仿佛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盘山路更顺着山势而建,多是一面环山,一面临崖的情景,行于其中有流水作乐,群山为景,心中一片静谧,仿佛置身于桃花源,让繁忙工作中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获得精神的慰藉。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白果村多山,自然环境保护良好,一切都是原生态,不仅适应传统作物土豆的生长,也适应中草药的种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白果。
相传白果村因白果得名,在村里,有一颗几人抱的白果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早年白果村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土豆,曾开拓出“土豆掘金路”的故事,但是保康县检察院的扶贫干部和村党委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土豆脱贫路,而是以此为基础,继续推进中草药种植,力求丰富产业发展类型,提高致富能力。
绿水青山既是白果的优势,却也是山村的劣势。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穿越群山的阻隔,才能为山村里的村民提供服务。人心齐泰山移,保康县检察院积极帮助村里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当地政府、当地村民齐心协力,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条件,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会更进一步,更好为当地群众提供物质保障。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保康县检察院与白果村形成了帮扶对子,派驻第一书记,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充分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帮助白果村顺利脱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白果村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深加工的开展,更是开发出多种中草药种植基地,增加产业种类,注重人才得培养,推进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为山村未来转型升级的美好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蒋宇航
编辑:保检新媒体工作室
审核:陈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