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会写稿子,因扶贫工作期间的触动,开始把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慢慢地也就写了起来……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诸多“老师”的指点下,也算把笔下的故事讲出来了。
年,他来到了保康县检察院,正值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时期,就下了村,成了一名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按照全县“五天四夜”常态化驻村扶贫工作要求,“五天”游走在山间田脚,观察扶贫户种的土豆长势,随着技术指导员学学种植药材,问问如何喂猪、喂羊、喂牛、喂梅花鹿;“四夜”里就根据扶贫政策权衡不同农户的产业发展利弊,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践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经常在地里和扶贫户算算经济帐,收入高了,日子好了,农户会打心底里感激,脸上笑的也就格外真诚。一瞬间,他的心被触动了,有感而发,写下了第一篇散文,发表在了保检文苑上。
这次的鼓励,让他在驻村的晚上逐渐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个星期时常会出两篇,一篇是散文,另一篇还是散文,写得好时会发表在“保康检察”上。
“保康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