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服务方式
实现“零接触”办理公证。年1月1日,县公证处正式开通网上“零接触”办证渠道,符合办理公证条件的当事人可通过远程发起申办,利用活体检测、电子签名、视频连线等技术,远程完成身份验证、部分材料审核和文件签署,审核完毕后,公证书快递到家,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成功办理公证,今年以来,“零接触”办理公证20余件。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今年以来,县公证处共办理“零接触”公证20余件。同时,为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减免公证费用。截至目前,先后到歇马镇、店垭镇、龙坪镇等多个乡镇上门办证10余次,受到一致好评。二是优化服务流程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探索便民服务措施,优化办理流程,精简手续资料,主动推行经济困难承诺制,成功办理了4起经承诺的法律援助案件,大大减轻了群众办事负担。当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无须提交经济困难证明,由法律援助中心一次性告知申请条件、范围和要求后,当事人如实填写《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困难状况承诺书》,即可办理,不仅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也进一步增强了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获得感。三是提升服务效能
推行延时服务,开通电话预约渠道,对偏远乡镇、急需外出、正常工作时间无法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实行延时服务,约定办理时间,利用工作日午休时间和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办理,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需。针对提供证明材料有困难的当事人,主动开展调查取证,深入到村(社区)、乡镇、民政局、档案局等部门,实地收集证明材料、核实情况,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让当事人省心省事省时。供稿:保康县司法局办公室审核:黄力刘芷毓编辑:襄阳市司法局融媒体团队▼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