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报道采访团二组的第四站来到襄阳市保康县,这里七成以上都是喀斯特地貌,当地的百姓曾为水所困、因水而贫。今天我们就跟随采访团,听一听当地实现“饮水自由”的故事。
在襄阳市保康县赵家山村的异地扶贫安置点,村民张继涛一见到记者,就展示起自家地里新摘的线椒,个个外形匀称、色泽明亮。张继涛告诉我们,辣椒要想种得好,水质是关键。而在过去,老百姓吃水,要么是下雨天的屋檐水,要么是干旱天的土坑水。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支书赵祥华:“过去我们吃水珍贵到什么地步,像我们老百姓过红白喜事,我们跟前的邻居送礼都不给他送烟送酒送钱,每一家都给他挑两挑子水,这就是最大的人情。”日常饮水都是个大问题,更别提产业发展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打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地下水源。回想起第一次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带头讨论这件事的情形,村支书赵祥华说,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如坐针毡。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支书赵祥华:“他(村民)说你天方夜谭,我们七八十岁了,我们这地下都是空的,都是溶洞,怎么可能打地下水。”喀斯特地貌,难道就注定没水吃吗?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偏就不信这个邪。反复讨论后,他们决定在海拔米的山顶上展开打井试验。但很快,这个办法就宣告失败。因为开挖到米处,遇到了天坑。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支书赵祥华:“回来以后说实话当时精神都崩溃了,确实受到打击,很多人看我笑话,冷嘲热讽。”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在县里支持下,村里请来地质勘探专家接着干,最终选择在海拔多米的低洼处,采用先进的空气压缩设备深入地下,精准开挖。挖到第十天,涓涓清水终于涌出来了。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支书赵祥华:“出水当天,我们这附近村里很多人都骑着摩托、骑着三轮、开着轿车来看的。都觉得我们的水打出来了很羡慕,我们老百姓也都很高兴,买着鞭炮来放。”也是从那时起,保康县开始统一规划跨乡镇集中连片供水模式,累计投资1.7亿元,建设集镇供水工程10处、集中供水工程多处,彻底解决了8.3万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引来清泉,拔掉穷根。三年多时间,赵家山村建立起三家蔬菜种植合作社,这两天,多户村民正忙着打包今年的收成,再过几天,这些蔬菜就会被全部销往多公里外的上海。主办单位:襄阳市作风办内容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编辑:王晓校对:赵文丽审核:蔡彦燕终审:江伟兵
推荐阅读?贫困村的这些“小事”,习近平很关心?“十四五”规划该怎么编制?来听听乐成书记的想法?重要通知!涉及襄城、襄州、高新区......文末点一下“在看”让更多小伙伴看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