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7494545.html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襄阳市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拓宽产业扶贫的思路和方法,确保扶贫措施帮到点上,扶到根上。10:00长短结合茶园产业拔穷根一大早,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人就翻山越岭,来到了当地贫困户熊善良的茶园里现场指导。说是茶园,实际上只有7亩薄田,但这已经是熊善良的全部家当了。襄阳市南漳县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主管刘普洪:我们的毛尖,现在只能要一芽一叶,标准的一芽一叶,这有两齿叶子就不行。襄阳市南漳县长坪镇东园村三组村民熊善良告诉记者,过去完全靠种苞谷、种小麦,因为田有点薄,一年只收成四五百斤,强勉维持生活。传统的农作物收成太低,而种植经济作物成本太高,技术难度又大,正当熊善良一筹莫展之时,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洪波找到了他。襄阳市南漳县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洪波:通过我们自身的技术和各方面的优势,为他们发展这个茶园,等这个茶园发展起来之后,产权还有其它的一些(收益),都是归他自己。产业目标有了,可茶园培育至少要3年时间,这期间,贫困户的生活怎么办?刘洪波早有打算。襄阳市南漳县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洪波:在这期间,贫困户可以参与里面的一些劳作,我们按照当地的标准,给他支付劳务工资。另外,在培育的过程中,他参与茶园的一些管理,也学到一定的技术。短期有收益,长期有产业,熊善良总算是吃了颗定心丸。襄阳市南漳县长坪镇东园村三组村民熊善良:三年以后,苗子成功了,有收入了承包给我们,一亩田能收个三千到四千块钱。种茶的收益比传统农作物平均要高6倍以上,依靠茶园,当地贫困户们不仅顺利脱贫,还学到了专业技术,真正实现了“拔穷根”。而这些新的茶园,也为刘洪波的合作社提供了鲜叶来源。年,香耳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贫困户60多人发展茶园产业,为贫困户年均增收元以上。襄阳市南漳县长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丁久飞:我们长坪镇这两年,一共拿出了80万元的资金,对20家带动作用明显的合作社进行了奖励。年我们拿出了万,对户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按政策进行了奖补。这几年,长坪镇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围绕茶叶、烟叶、药材、食用菌、蜜蜂养殖、土鸡养殖和乡村旅游等七大产业,带领全镇户,人稳定脱贫。技术引领小小花生变金豆在襄州区峪山镇,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孙付山,正在给69户贫困户面对面指导春播花生选种方法、起垄栽培等技术要领。当地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也为贫困户送来了花生专用肥、拌种剂、农药等物资。襄阳市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孙付山:我们要想提高产量,大家可以采取异地换种,同样的品种对调过来,至少增产10%,不要用自己的花生常年留种。襄州区峪山镇属鄂北岗地,多数地方干旱缺水,当地农民只能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每亩产值不足千元,脱贫无门。年,襄州区开始引进起垄花生种植技术,不仅耐旱,而且产量比普通花生更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泉水村四组村民赵发昌:连起垄带播,一亩能搞个一千几百斤,现在(一亩)能搞个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这几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赵发昌等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会了起垄花生种植技术,并实现了脱贫增收。去年,赵发昌种了10亩起垄花生,收入3万多元,今年他打算种植12亩起垄花生,对增收致富充满了信心。很快,峪山镇就把起垄花生确定为镇上产业扶贫的主导项目,并要求当地花生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协议,从技术、肥料、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副镇长沈义炜:种植一亩起垄花生,我们按照块钱给予补贴。那么这块钱是由合作社代为贫困户提供生产专用复合肥、杀虫剂、控旺剂、以及增产剂,还有提供技术要点。目前,峪山镇起垄花生种植面积已达亩,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近千名贫困户顺利脱贫。除此之外,镇上还对贫困户养猪、养牛、养鸡、稻虾养殖、艾蒿种植等一系列产业进行奖补。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副镇长沈义炜:基本上我们全镇户(贫困户)中有将近80%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项可以增收,可以致富的产业。架桥引路乡村旅游富口袋黄堡镇寨湾村在保康是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如今,靠着发展产业,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雨后初晴,寨湾村还是春寒料峭。村民肖瑞恒钻进大块田产业示范区,找种桃能手宁井龙讨教黄桃的管理经验。宁井龙在网上自学套袋技术,去年一亩一分地的黄桃,被他卖出了一万多块钱,这在寨湾村被传为佳话。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黄桃种植户宁井龙:(去年)套袋果子长这么大,一点斑点都没有,十块钱一斤,人家还是抢。别看现在游客多、黄桃贵,前几年,寨湾村还是个没人光顾的穷窝窝。那时候,寨湾人不仅脱贫看不到出路,就连出个门还得看老天爷脸色。遇到下雨天、蛮河涨水,出个门都难。寨湾被牢牢地锁在荆山深处,成为无道路、无产业、无阵地、无集体收入的“四无”空壳村。为改变现状,当地扶贫工作队下决心要架桥修路,打通寨湾与外界的联系。襄阳市住建局驻寨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贾东明:一共争取资金多万元,架设了三座桥梁,修建扩宽了8.8公里多的路程。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又主动牵线,为寨湾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也按游客接待中心的标准来建设,各家庭院干净整洁,生活垃圾定期清理,寨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村庄美了,寨湾人又蓄水拦坝,打造思源洞、相遇桥、相思湖等景点,形成一湾一景。游客乔敏:这里有小时候的味道,山清水秀,整个给人呈现的一种感觉就是原生态,非常好。游客多了,农特产品的需求量就大。寨湾村果断调整产业结构,他们把分散到各家各户、用来种小麦玉米的小块田流转过来,发展大棚草莓、西瓜和黄桃、葡萄等林果产业。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乐彬:从以前的空壳村,到年的7.6万元,到年我们达到15万元,翻了一番。小康路上的寨湾村,还是铆定了乡村旅游这条主线。为此,他们专门制定了今年的旅游发展路线图:打造一批木屋农家乐,开辟三十间民宿,开展一次乡村旅游从业者培训。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乐彬:拉出去学、看,经过专业的培训,让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我们的游客能留下好的印象,今年预计接待游客量突破五万人。产业发展是稳定脱贫的基础,是巩固提升的根本,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目前,襄阳市个扶贫龙头企业、35家扶贫车间、家涉贫市场经营主体已全部复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和外出务工就业5.8万人,占比99.4%。襄阳市扶贫办副主任程建胜:襄阳市围绕八大产业,慎终如始地进行规划、培育、实施,探索特色产业、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带动机制,目前,我市共培育带贫市场主体1.1万个,带动贫困户6.1万户,特色产业和市场主体带动率分别达到97%和88%,贫困户家庭经营收入中就地务工收入达到80%以上。
直通襄阳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打好脱贫攻
发布时间:2024/3/23 14: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