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黄艳章毅全媒体记者周建春)“老人家,请您按照手机提示做动作,眨眼、张嘴、摇头……”近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城关镇东街的王玉林家中,上门为老人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录入信息、确认、刷脸……在老人的配合下,不到3分钟,王玉林的资格认证就完成了。
当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可在手机上进行,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针对这一情况,县人社局把为行动不便及空巢老人开展上门认证服务列入任务清单,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全面精准察民情,对辖区内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对无法通过人脸识别自助完成认证的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等人员开展上门认证服务。
对于长期旅居外地、重病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情况,该局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通话、主动上门服务等,做到资格认证不受阻、不用愁。
“实实在在为群众和企业解决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县人社局负责人说。
截至7月15日,保康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余人,认证率达96%,其中53%的人员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静默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