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康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打好绿色牌、走好生态路,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底盘。
保康是全国“茶业百强县”,拥有茶叶面积17.5万亩,每年带动1.3万户茶农增收致富。该县始终把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招商引进宜昌萧氏茶业集团,投资5亿元成立保茶集团,做大做强茶产业,打造保康茶叶品牌,提升保康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保茶集团坚持打绿色牌、走生态路,从国外引进洁净智能化生产线,建成鲜叶清洗线1条、名优茶智能化加工生产线1条、名优茶精选生产线2条、成品茶包装生产线1条。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年加工能力达吨,带动保康茶叶全产业链走向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品牌共创、市场共拓的转型发展之路。
绿色是保康最亮的底色。保康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借助省市支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持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传统磷化工业进行提档升级。
走进保康县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整齐划一,车间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年4月,该公司投入技改资金2.26亿元,对企业的核心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平台。在厂区栽花种树、硬化道路、整治环境,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花园式工厂。
该公司安全环保总监陈万里介绍,改造前,全厂有16个独立排放的工艺尾气烟囱,改造后减少至3个烟囱,其中2个涉及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尾气均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并上传至湖北省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
绿色工厂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达到超低排放,而且有效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财政贡献,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保康牢牢把握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带动,坚定不移地发展园区经济、矿业经济,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纵深推进“两化”融合,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全县实施技改项目12个,完成投资万元,同比增长.4%。开展产学研活动10项,实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4项。
今年国庆节前夕,历时3年建设、投资2.2亿元的保康县尧治河三界洞天景区开业迎客,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光游览。三界洞天景区是利用废弃矿道打造的矿洞探险神话旅游主题景区。这是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行山区、矿区、景区深度融合,走出生态旅游发展新路的一个缩影。
现在,尧治河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尧治河村生产总值的30%。年,尧治河村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称号。
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保康县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展现担当,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幸福县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主管:襄阳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襄阳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编辑:李丹赵月张婧懿
审核:申晖
版式:袁娜
来源: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建春特约通讯员陈泉霖通讯员陈梦鸽陈雪芳
运营:襄阳日报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