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在十堰丹江口市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静态总投资.35亿元,设计施工总工期个月。建成后,每年39亿立方米长江水从三峡水库汇入汉江丹江口大坝下游,同时提升中线一期工程北调水量。工程起点宜昌,途经我市夷陵区、远安县等地。
引江补汉工程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标志性工程。工程从三峡水库左岸龙潭溪取水引入丹江口水库坝下,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沿线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远安县、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汉江右岸安乐河口,输水隧洞总长约公里。宜昌境内输水线路长度超过三分之一,约70公里,投资约亿元。
为积极协调配合支持项目推进工作,宜昌市于年3月成立了引江补汉工作协调小组,并在市水利和湖泊局设立协调小组办公室。截至目前,宜昌已组建3个工作专班配合完成征地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并组织夷陵区、远安县到现场配合设计单位核查渣场、料场位置;配合完成涉及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选址论证,洪水影响评价审查等工作。工程征地涉及夷陵区和远安县5个乡镇9个村。下一步,宜昌将积极协调做好征地工作,服务项目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董事长钮新强表示,引江补汉工程将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紧密相连,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连通长江、汉江流域与华北三地,三峡水库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记者万龙云通讯员郑家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