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康县 > 保康县小吃 > 湖北之谷城历史文化名片逍遥游遍

湖北之谷城历史文化名片逍遥游遍

发布时间:2023/3/30 14:40:48

概况

谷城县位于汉水中游、湖北省西北部。距省会武汉西北约公里、距襄阳古城西北约80公里。东以汉江主航道为界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隔江相望,北与丹江口市三官殿接壤,西与房县沙河店毗邻,南与南漳县长坪镇和保康县过渡湾镇相连。

谷城县城鸟瞰

谷城古属豫州,西周初年,周王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谷国。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

秦时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秦后先后设置扶风郡、义成郡、泛阳、义成、万年等县。

隋开皇十八年(年)更名为谷城县,县名沿用至今。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谷城先后隶属南阳郡、襄阳郡、荆州都督府和襄阳府。

民国时期,谷城县先后隶属湖北军政分府安襄郧荆道招讨使署。襄阳道、湖北省第四绥靖区、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

年10月,成立谷城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和湘西苏维埃省政府。年12月,在谷城县汉水以东的黑龙集成立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属桐柏行署三专署。年7月3日,谷城县解放,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同时,将汉水东北之太平店镇划归襄阳县,将仙人渡、张家集二镇和大冲乡划归光化县,把汉水西南原属光化县的伍员乡划归谷城县。

年9月,改县爱国民主政府为谷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年更名为谷城县人民委员会。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谷城县革命委员会,隶属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年1月恢复谷城县人民政府。年10月,隶属襄樊市人民政府。年11月始,隶属襄阳市人民政府。

现辖城关、冷集、石花、五山、紫金、南河、盛康、庙滩、茨河9个镇和赵湾乡,设谷城经济开发区和薤山旅游度假区,个行政村、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谷城县境地处鄂西北山区,属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整体地势由南西向北东降低,形成南西、中部、北东三级阶梯地貌特征,分布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县境内有汉江、南河、北河三大水系。汉江为界河,傍县北折东流,从谷城县沈湾王家坎进入谷城境内,于茨河高家垭子入襄阳。南河发源于神农架东南麓,由紫金镇玛瑙观村入境,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水。北河发源于武当山南麓房县南进沟,由紫金镇彦家洲村入境,于城关镇安岗村入汉江。

谷城县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汉石、谷竹、老宜3条高速公路、G、G两条国道、S(省道襄谷路)过境,襄渝铁路、汉石铁路、武西高速铁路通达县境。通航河道3条,总长.5千米。其中汉江境内总长82千米,三级航道。

谷城汉江湿地公园(一角)

名片一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襄阳市谷城县东南五朵山北侧。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原名“宝岩禅寺”,传说隋炀帝的女儿在这里饮溶甘泉,治愈痕头,黑发重生,于是隋炀帝下令建成此寺。唐代宗时扩建,更名“广德宝岩禅寺”。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二十一年()重建,诏命少林寺僧觉远住持,赐寺田一万余亩。天顺年间,明英宗赐额“大承恩寺”。清代经过重修。年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时遭破坏,年改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分厂厂址,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恩寺为中国佛教百大名寺之一。

承恩寺(寺门)

承恩寺座北朝南,占地平方千米。整体建筑依山叠起,中轴对称布局,前低后高。明成化、嘉靖年间,清康熙、同治年间修缮。原建有山门、碑亭、天王殿、钟楼等殿阁、禅堂余间,现存水陆崇圣殿(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等75间。虽经千年沧桑,古风旧貌尚存。

承恩寺(寺院)

寺外主要景观有牛池夜月、龙池丹桂、襄王玉碣、长桥锁风、狮峰烟云、金山鹤舞等。

名片二南河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东南麓,由紫金镇玛瑙观村入境,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水。北河发源于武当山南麓房县南进沟,由紫金镇彦家洲村入境,于城关镇安岗村入汉江。

南河

秦汉以前,南河名彭水。《水经·沔水注》:(筑水)“杜预以为彭水也。”

秦汉时,称筑水。《汉书·地理志》:“筑水出汉中房陵(今湖北房县),东入沔(今汉水)。”《水经·沔水注》:(筑水)“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筑水东南流径筑阳县。筑水又东径筑阳县故城南。筑水又东流注于沔”。

秦汉时,因县城在筑水之阳,得名筑阳县。

汉时,又称粉水。汉代时,垂帘听政的吕后(刘邦之妻吕雉),册封相国萧何之幼子萧延为筑阳侯。萧延之母相国夫人,经常携仆女到筑水洗浴,香粉溶于水中,香气不散,因此后人称筑水为粉水。《水经·粉水》:“粉水出房陵县,东流过郢邑南,又东过谷邑南,东入于沔。”郦道元注:“取此水以渍粉,则皓耀鲜洁,有异众流故县水皆取名焉。”后来,“粉水澄清”是筑阳(谷城)著名的八景之一。

明清时,称粉青河。清·乾隆时期鲁之裕主修《湖北下荆南道志》(卷之四·山川·谷城县)“粉青河”条:“县南一里,一名粉水河,相传汉萧夫人渍粉处。又俗称南河,源出巴山,经房县,自西北绕县城南,又南经水磨滩、土门滩,入于汉。”

因筑水(粉水)位于县城之南,故俗称南河。现今南河之名,已是官方认可的正式名称,彭水、筑水、粉水、粉青河等成了历史名称。过去,没有陆路时,南河是谷城通往房县、保康的主要交通要道。

年9月,南河开始兴建全省第一座水电站——南河电站。年,在南河建起了原襄樊市最大水电站。雄伟的大坝将河谷造成了平湖,平湖与两岸奇峰秀山交相辉映。平湖上游山缠水绕,峰回路转,水平如镜,两岸群山叠翠,峰险岩奇,绵延30余里。

南河风景名胜区,山青、水秀、洞幽、石奇、树古,景观余处。历史悠久的的粉水澄清,文龙书院等人文景观与鬼斧神工的钓鱼台,香炉台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妙趣天成,神似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故誉为南河小三峡。

名片三薤山

薤山位于湖北省谷城县中部,距谷城县城西南40余公里。薤山有“南避暑山庄”之称,是远近闻名的度假村,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筑阳八景,薤山第一”的风景区。薤山因山上生长有许多野生薤而得名。

薤山总面积15万亩,主峰女儿峰海拔米,濒临汉江,南有南河,北有北河,两河夹山。薤山森林覆盖率达93%,高乔木、中灌木、低花草,针、阔叶树杂处,各类植物达余种,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多棵;薤山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0余种。

薤山(森林)

适合的海拔高度,适宜的山水相依,适度的植物分布,使薤山保持着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2℃,适应人类生活的舒适温度。因此,薤山是适意的避暑胜地。

年夏天,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来到薤山,他写了一篇游记介绍薤山:“大薤山是和承德避暑山庄南北并辉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南避暑山庄。”

年,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下《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各省买地建教堂开展传教活动。湖北夏季炎热,这些传教士难以忍受。

后来他们得知薤山夏季气温仅有22摄氏度,果真是一处避暑的胜地。于是,年至年间,英国、挪威、德国、美国、丹麦、葡萄牙、加拿大、荷兰等八国传教士,先后在薤山建中西合璧的别墅70多栋,占地40多万平方米。还建有男女游泳池、网球场等娱乐设施。现在别墅群成了闻名的度假村。

薤山(别墅)

《谷城县志》记载:“筑阳八景,以薤山叠翠为第一,系低山庄禾,中山栎杂,高山松柏,远远望去,有青绿黛三色,乃叠翠焉。”

薤山风景区自然景观主要有:女儿峰秀、梳妆台峻、林海绿涛、鬼斧岩险、神农洞幽、鸳鸯石竒、楠竹苍翠、古枫醉秋、油茶飘香、朝看日出等。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友和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杨立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zx.com/bkxxc/1576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