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康县 > 保康县小吃 > 精准扶贫看襄阳村村脱胎换骨交出精彩答

精准扶贫看襄阳村村脱胎换骨交出精彩答

发布时间:2023/3/24 15:54:07
白癜风医治 http://m.39.net/pf/a_4699270.html

图/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鑫(除署名外)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保康县尧治河村村民在大山中开辟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晚报摄影学会、襄阳市委宣传部主办,襄阳市扶贫办、襄阳市发改委、襄阳市总工会、襄阳日报社承办的“精准扶贫看襄阳”全国知名媒体聚焦襄阳大型采访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国40多家知名媒体的60余位总编、记者,用镜头、笔头实地踏访,记录襄阳加快疫后重振、牢记初心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活动开机仪式和首站采访,在保康县尧治河村举行。

雪后的尧治河村银装素裹,美如画卷。

经过全村人三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保康县尧治河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落后村,如今发展成为家家住别墅的首富村。

谷城县莫家河易迁点内,2个超平米的食用菌大棚带动50余人就近就业。

襄阳市所辖的保康县尧治河村,是个平均海拔接近米的偏远高寒山村,曾经因闭塞的交通条件而贫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在党支部和领头人孙开林的带领下,全村团结一心,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成长为人均纯收入6万元的幸福村。

江西晨报杨鸣摄

精准扶贫看襄阳京九晚报魏文慧摄

和谐宜居安置房京九晚报魏文慧摄

35岁的龙永芳不仅是莫家河易迁点手工作坊的工人,还肩负着社区保洁工作。此外还在社区扶贫工厂打零工,每月收入元。

北京日报甘南摄

感受过尧治河村的幸福变化,采访团再次前行。18日上午,记者在车上被眼前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小平房吸引,家家门口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小院环境优美,清澈溪流穿村而过。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安置点,是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年来共安置村民人。从深山搬至新居,如今已是家家有网,户户通水电。更因距离集镇不到一公里,让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青年就业更加方便。

谷城经济开发区的电商平台,吸引了不少学生创业团队,他们把网络直播带货做得红红火火。

今晚报王津摄

今晚报王津摄

老有所乐,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点,社区老人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下象棋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点,搬迁群众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广场载歌载舞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点,搬迁群众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广场载歌载舞。

不仅长坪镇村民获得了实打实的安全感,搬迁至谷城县莫家河易迁点的村民一样有切身体会。该安置点内有18栋单元步梯住宅楼和1栋集便民超市、卫生室、扶贫工厂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去年11月,易迁点建成2个平米的食用菌大棚,带动50余人就近就业。从多个乡镇搬迁来的名贫困群众全部参加居民医保。许多为年级大、缺技术且不能外出务工的易迁群众在家门口的扶贫工厂和自主兴办的实体经营就能实现就业,真正解决了群众脱贫后增收途径单一的问题。

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易迁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保康县尧治河村村民在大山中开辟了一条条致富之路。

雪后的尧治河村银装素裹,美如画卷。

此次采访最后一日,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的张家集镇邵鹏村。柏油路面通到家家户户门口,随处可见文化墙。林下养鸡、养鸭,种葡萄、西瓜……邵棚村积极探索“立体农业生态发展”新路子,实行生态养殖、低碳种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

园家湾易迁点群众在新家园开启幸福生活

在被称为锦鲤之乡的襄州区李营村,村民正在冬捕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众多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共同构成了有多年建城史的襄阳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三国演义》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阳;《唐诗三百首》有27首写到襄阳;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作品,更是让宋元大战守襄阳的故事家喻户晓。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对于处于疫情“风暴眼”的湖北襄阳,各项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但襄阳市克服疫情影响,在脱贫攻坚中再加力度、再鼓干劲,取得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目前,襄阳市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部出列,37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zx.com/bkxxc/1568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