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不单有二千八年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鲜明的地方特色。
还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区域优势,还有众多名山,还有汉文化汉文明的母亲河汉水,穿城浩荡而过,绕山逶迤而去。告别崇山峻岭,又向汉江平原去汹涌澎湃。
天时,襄阳卓有。地利,襄阳富有。人和,襄阳拥有。
襄阳得天独厚。扼神州大地东西之要塞,又据天南海北之要津。
襄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熙攘之贸,文人必游之景。
襄阳地灵人杰。也是盛产隐逸之士的胜地,盛产宰相高官的福地,盛产文人墨客的宝地。
襄阳依山傍水,山光旖旎,水色秀丽。地处由山区到平原的丘陵过度地带,地形独特,地势独具。空气质量上乘,含氧量又高,特别养心,特别怡人。
襄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处处是田园风光,山山有美好景观。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催生之地,培育之地,成熟之地,丰瞻之地。
美好的地域和环境,也滋养了文人,乳养了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和文明演进中,襄阳文人丰富了襄阳文化,襄阳文化又丰厚了襄阳文人。
在相对闭塞但绝对开放的襄阳,历来文人与文化,良性的发展,良性的互动,良性的促进。
本土文人墨客与外来文人雅士又和谐相处,激励共勉,交融洽合,更使得襄阳人才越来越多,越来越杰出。
而众多的人才,杰出的成就,也使襄阳文化越来越丰厚,越来越多彩。
楚文化在襄阳,因南漳保康是发祥地而源远流长,楚风永存。
楚辞,因楚国故都宜城的楚辞大家宋玉而大放异彩。
汉水中游,曲折蜿蜒在襄阳,从丹汉入境,由老河口而谷城,经襄阳古城,又南折宜城,向荆州流去。
汉水文化,就在襄阳各地,传说着,神话着,创作着,编演着,由民间,到文士,由水而养山,由山而沛水。
众山神与汉水女神,演绎了汉水爱情,编唱了神奇故事,形成了汉水文化。
汉文化自不待言。都是枣阳出了个三最的刘秀,从舂陵起兵,纵横天下,一统河山,再继正宗的汉统。
汉字,汉语,汉民族,汉文化也得以发扬光大,再创辉煌,从而为后世之中华民族立标立言,立制立威。功垂千秋,范示万古。
三国文化,因水镜先生而引起,因诸葛亮而扛鼎。
因三国人物和故事情节,而在襄阳诸地精彩演义,甚至惊心动魄,惊天动地。改变着三国,改写着历史。
汉末纷乱在全国,三国源头在襄阳。
三分天下在诸葛亮,天下三分在魏蜀吴。
隐士文化也是襄阳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笔者写过《襄阳归隐赋》,可见一斑。
鹿门山有三高,万山有王粲,隆中山有诸葛亮,水镜庄有司马徽等。襄阳的宜隐宜居,使隐士文化繁荣昌盛,在古今都是归隐胜地,文化奇观。
佛释文化,因释道安而在襄阳兴起,广布,昌盛。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西方的传教士文化,曾在谷城尤为勃兴,值得研究。
总之,襄阳与人才,有着奇妙的源缘,有着神奇的结合。
从而滋养了历代襄阳名人,杰出非凡。也催生了襄阳文化,襄阳文明。
从而为华夏文化,中华文明做出了独特而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雪潮:
本名何俭功。湖北枣阳人。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研学旅行导师,国家级最具人气研学导师。襄阳市实验中学沧浪文学社社长。校研学课程组负责人。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襄阳市孟浩然研究会常务理事。《汉晋春秋》研究会秘书长。《浩然诗刊》编委,《保康采风》编委,《帝乡诗词》编委,《诗家名典》副总编,评论家,艺潮文化影视传媒总编。文学襄军辟有专栏,湖北诗人刊有专期。从事诗歌写作三十多年,博客点击量四百多万。爱好书法、象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