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阮联春是保康县地税局的一名干部,三年来他扎根在条件最艰苦的边远山村——阮家湾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每年驻村时间都在天以上。阮联春对群众充满了深情,为阮家湾村群众办了许多好事,把无尽的爱留在了阮家湾村。最终,因积劳成疾,阮联春离开了人世。
立下脱贫“军令状”“老阮啊,如果不是安排你驻村扶贫,你也不会走得这么早啊!”年12月10日晚,在城关镇黄湾社区一个居民家中,保康县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东泪流不止地说。
这是58岁的保康县地税局干部阮联春的葬礼。
时间回到年12月8日上午,阮联春从精准扶贫驻点村——马良镇阮家湾村赶往曾家垭村参加活动,其间,他感到胸闷、头痛,但仍坚持参加完活动,才赶回县城就诊。10日中午,阮联春因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
同事们来了,领导们来了,亲人朋友们来了,战友们来了,阮家湾村群众来了……大家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深情悼念他们的好同志、好兄弟、好班长。
年7月,李学东接到市地税局通知,要求选派一名有农村工作经验、作风扎实的同志参加市地税局扶贫工作队。
阮联春听说后,主动请缨要求参加扶贫工作队。
“驻村工作很辛苦,你的身体受得了吗?”李学东十分担忧。
“我身体硬朗得很,我愿立下‘军令状’,贫困村不出列、贫困户不销号我就不回来!”阮联春毅然奔赴精准扶贫一线,成为全县驻村工作队中年龄最大的干部。
坚守扶贫第一线年11月,阮联春正式入驻阮家湾村。当时,阮家湾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几间残破的土坯房便是村委会的全部家当。
冬夜,寒冷刺骨。破旧的土坯房在寒风中摇摇欲坠,阮联春盖着两床棉被仍冻得瑟瑟发抖,只有和市地税局副调研员、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兴汉挤在一张小床上互相取暖。
“方圆几百米内,只有一户人家。一日三餐,不是方便面就是硬馒头,难得吃上热饭菜,夜里起来上厕所要走一里多路。”回忆起和阮联春参与扶贫的日子,张兴汉红了眼眶。
就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阮联春坚守了一年多。
年12月,由市、县地税局援建的投资80余万元的新村委会落成。宽敞明亮的楼房建起来了,平坦整洁的院场修出来了。新村委会的建设,从土地征迁、图纸设计、原材料采购到建设施工,阮联春都亲自参与监理。
“多亏了阮联春,解决了我们村历史性的难题!”阮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水长国激动地说。
阮家湾村86岁的老党员陈勤祖党龄近60年,一家6口,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种植烟叶,孙子买了货车跑运输,率先步入小康。可是,近几年他们一家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陈勤祖因为疾病干不了重活,老伴因为车祸拄着拐杖才能行走,在低保复评中,老两口的低保也被拿掉了,陈勤祖和老伴有了轻生的念头。
在危急时刻,阮联春不敢耽搁,他拎上慰问品赶到陈勤祖家。阮联春劝导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况且国家政策这么好,还能让你们冻着饿着?”阮联春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使陈勤祖老两口心里舒坦了,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此后,阮联春经常到陈勤祖家嘘寒问暖,主动帮忙做些家务活。在农忙季节,阮联春专挑重活干,每年临近春节,阮联春都要亲自去慰问。
每当想起阮联春,陈勤祖就泪流满面。
带病工作为群众阮联春长期患有高血压,身体不舒服,就吃几粒药。年10月,阮联春和水长国挨家挨户验收产业,部分农户住得偏远,最远的农户家离村委会有3个多小时路程,阮联春仍然坚持每户都要走到。
“我们经常劝他多休息,到医院去调养,可他却总是说,忙过这一段时间就去。”水长国说,每周一早上,阮联春从县城坐客运班车,到双坪村竹林口路段下车,走7公里山路到村里,直到周五下午才回家,有时周末也留在村里。
3年来,阮联春每年驻村的时间都在天以上。3年期间,阮联春多方协调,筹措资金硬化了全村8.2公里道路,公路通户率达80%;建起了蓄水近立方米的水塔,铺设3米管道,解决了30多户农户用水难题;积极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先后建成了文化广场、大戏台等,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帮扶工作制度,全村48户人实现了脱贫;建成了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填补了阮家湾村集体经济的空白。 (孟波邱杨艾德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