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为书法之本
——专访四届全国金融书展获奖者孟海
□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方远
日前,在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上,一位襄阳保险人作为湖北省金融系统3位获奖者之一,受邀出席中国金融书协第四届三次理事会并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就是詹孟海。
出生的詹孟海来自保康县店垭镇,这个农民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懂事好学。因与二十世纪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同名,在书法圈内都称他孟海,后来,便以孟海为别署。年,詹孟海踏上了保险从业之路,凭借自己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很快便在行业中站稳脚跟,现任中国人寿财险襄阳公司办公室主任。
尽管保险行业竞争激烈,职务要求和各种活动使詹孟海非常繁忙,但工作之余,他却能潜心研习书法并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10多年来,不管工作有多忙,他从未放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断进行着艺术创作,并藉此为修身养性之道乐此不疲。
10多年的保险生涯锻造了詹孟海坚毅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其书法作品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隶书,都功力、神韵俱佳,古韵、新意皆备,彰显出当代金融保险人的豪放、洒脱与大气的个性特征。据了解,其作品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保险业书法展均获奖;数次入展湖北省保险业、金融业书法展和地方书法展览10余次;曾在《中国保险报》《金融时报》《武汉商报》《襄阳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近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来自襄阳保险行业的书法家。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与书法结缘的?
詹孟海:小学时写作业,老师就经常夸我作业写得好,把我的作业作为范本给同学们作参照,那时候是一种对写字的鼓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日加深了对写字和书法的认识。年,参加襄阳市中小学生“昌盛杯”书法比赛获奖,后来学习的兴趣就越发浓厚,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临帖,真正认识了书法,与书法结下了缘。算起来,已经20年。
记者:您的书法期望形成一种什么书法风格?
詹孟海:从书法追求上来说,我偏重于对魏晋传统的追随和研习,一直在不断地通过研习传统,提高个人的艺术审美能力。我认为,生活中对美的领悟和艺术实践中对美的认识是统一的。从这一点来看,成就人,比成就作品要重要得多,作品是人格精神的折射。所以书法的个人风格,首先是人的风格。也就是,写书法,先把人做好。
记者:您觉得应怎样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詹孟海:在当代文化大发展时期,应当重视繁荣传统书法艺术。书法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艺术,是炎黄子孙共同智慧的必然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高度体现。当代的书法学习应以魏晋书法为基础,从秦唐时段书法发展过程中汲取涵养;应彰显楷行风骨,正本清源,再生八体。
记者:您是怎么认识书法的艺术水准的?
詹孟海:书法是一种修养,而不只是艺术。临古的目的,是把自己平庸的手、眼、心改变成为古人精妙的手、眼、心,这个过程是一辈子的事。“人”不改变而妄求“字”之改变,岂可得乎?一定要处理好“写”与“做”的矛盾。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书法要“写”不要“做”,但一幅作品的精益求精还是要“做”的,就是反复起草、实验,气息怎样、章法如何,哪些字平庸了……但推敲后的“蓝图”需要“写”出来,需要有“无意于佳乃佳”的感觉,因此“蓝图”也是灵活的。对于我来说,墓志为骨、晋韵为宗、宋意为养、褚法为眼,写心为书法之本。
记者:您是怎样平衡工作和书法两者之间的关系?
詹孟海:作为一名从事保险工作17年的保险“老人”,深感行业的伟大和无尚的光荣,我所从事的是一个爱心行业,也是一个朝阳行业。所以,在这个爱心和朝阳的行业里,必须把工作干好。书法是对中华传统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宜的,都将以满腔热情一如既往坚持做好。
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徜徉于书案间或是对话于茶几旁,记者发现,詹孟海不仅有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情与热爱,更有着作为现代金融保险人追求自我、严于律己的特有品质,也许正是这两种身份的互相影响才成就了现在的他。
长
按
关
注
楚韵书画每周一、周四发稿
楚韵书画
本期策划:方远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的最好治疗方法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