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湾乡,地处谷城、南漳、保康三县交界,素有“谷城屋脊”之称,平均海拔米,它有着海拔米的谷城第一高峰青龙山,这里山高路险,距离县城接近两个小时车程;
有一位民警,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这里,无私奉献默默坚守,荣立过两次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也曾获得年谷城县五一劳动奖彰等荣誉。
他就是赵湾乡派出所所长——谭承旭。
解放鞋丈量为民初心
自从年初任赵湾所副所长,谭承旭和这里的感情,就是靠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
作为山区乡镇,赵湾乡西接保康,南临南漳,平方公里的辖区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名居民居住分散,同组十里,隔山为邻,许多人家交通不便,只能依靠步行。
和许多山区一样,这里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山路不便,老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遇到困难和纠纷大都选择隐忍和回避,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排忧解难,年,赵湾派出所在全省首创了“巡访查案”工作机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巡防查案”,即结合赵湾山区实际,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处警的模式,换为民警主动巡访到辖区各个村子,了解群众生活上的困难和治安隐患,并及时帮助解决、处理。
山高路险,许多村子公路最多通到村委会,剩下的路就只能步行,步行距离能达到公里,每个村走遍至少得一个月时间。于是,一个水壶、一些干粮、一身警服、一双解放鞋就成了谭承旭和同事们穿梭在村子的标志。
“嬢儿,最近身体挺好吧?”5月28日下午6时,谭承旭和同事走到了最西北的两河口村鲁大妈家,为鲁大妈送去她之前申请办理、已经制作完成的身份证。
闲聊中,鲁大妈想留谭承旭和同事们一起吃饭,“按说,我孙娃子应该到家了,今儿放月假,他中午在学校吃完饭就应该往回走了……”大娘的一句嘟囔,立即引起了谭承旭的警觉。
中午就出门,附近的长岭小学距离两河口也就12公里,走路不可能走5、6个小时,他马上把同事王元才叫到门外:“你在鲁大妈家陪她,不要惊动她,我去路上看看,这娃子走的时间太长了,我有点儿担心”。
他立即动身,往长岭方向走了半个小时,山坡下传来小孩的嘤嘤哭声,他赶忙跑到路边,往下一看,路边的3米深的灌木丛里,一个小男孩抱着自己的脚正在哭。谭承旭二话不说,找个小坡滑进灌木丛,经过简单询问得知,这小孩正是鲁大妈的小孙子,放学回家路上因为贪玩想跳起来摘路边树上的野果,落下时一脚踏空,摔下了山崖,脚也崴了,谭承旭把警服脱下打了个结,将孩子捆在自己后背上,慢慢爬上公路,然后背着小孩往回走。
当他走到鲁大妈家时,已是晚上七点半,鲁大妈看看谭承旭,又看看背上已经睡着的小孙子,这才明白出了什么事儿,她从谭承旭手中接过小孙子,感动地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工作法帮助群众顺心
年,谭承旭接管赵湾乡派出所的全面工作。
4年来,他始终坚持沉下身子,扎根山区,融入群众,成了赵湾群众眼中恪尽职守的“贴心人”。
7月8日晚,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谭承旭和上十位村民围绕在一起,“七嘴八舌乡村夜话”正在进行。今天晚上的议题之一,是让大家帮助解决油坊村村民黄婶和儿媳小张因为生活琐事产生的纠纷。
邻里纠纷要管,家庭纠纷也要管。前几天,他在“巡防查案”中来到鲁家油坊村,黄婶和儿媳小张正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黄婶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婆媳二人,这次争吵的由头,是为了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
“人家都说要科学养娃,她还在用一些老方法,我们为了这个吵了很多架!”儿媳小张很委屈,但是婆婆黄婶也有自己的道理:“我几个娃子都是这么养的,她还怕我害亲孙娃子?”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谭承旭有办法,他请来村里妇女主任,以及与黄婶小张熟识的婶婶媳妇们,围在一起对婆媳之间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番交流下来,黄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小张也针对自己激动的态度向黄婶真诚地道了歉,婆媳二人重归于好。
这是谭承旭在工作中对家庭纠纷总结出的“七嘴八舌法”,除了这个办法外,他根据赵湾村民之间出现的各类具体情况,一共总结出了十个小方法,贯穿在办案和调解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其中有打击关爱并行的“刚柔相济法”、为息事宁人自掏腰包的“舍己从人法”、严肃认真的“个别交谈法”、教育迷途青年的“卤水点豆腐法”、化解土地宅基地矛盾的“现场定位法”、把感情和友情用在调解过程中的“记善忘过法”、理顺“丑事家家有,不露是好手”的“快刀斩乱麻法”、抓住事物要害的“对症下药法”以及尊重风俗且设身处地的“随风就俗法”等等。
雨雪中守护平安真心
山区群众质朴单纯,很少发生纠纷,更别说案件了。但根据常年在山区工作的经验,谭承旭深知:春、冬两季的暴雪、冰冻、夏季的山洪才是危及山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因素。
因此,他一上任,就确定了要把季节性灾害提醒、防范作为工作重心,同时,他建议乡党委,建立一个由乡镇党委、各部门和10个村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灾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