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穿行在鄂西北大山区里的汉江干流在这里来了个度的回流。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为长江最大的一条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汉江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均在秦岭南麓的陕西宁强县境内。汉江是长江上的最大(长)支流,在中国的水文地理历史上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公里,在武汉市汉阳区的南岸嘴汇入长江。整个汉江的流域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
汉江从源头出发后流经的第一个城市就是汉中,汉中历来就是军事重镇,三国时蜀汉守住汉中确保了成都的安全。汉江出汉中就来到了安康,安康也是历史名郡,如果蜀汉能控制安康,占据汉江上游地区,就可以对曹魏国都洛阳以及曹魏南线重镇襄阳产生巨大威胁。汉江离开安康后就进入到了湖北省境内,经郧县后就来到了著名的襄阳古城。襄阳是中国古代国家级的军事重镇,占住着中国古代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咽喉要塞之地。
上图:全长公里的汉江干流穿越陕西与湖北两省后在武汉汇入长江。
襄阳地区最早的先民在距今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尝试磨制石器,制造工具,渔猎采集,刀耕火种。经现代考察发现,襄阳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点就达到余处,它们基本沿汉江及其支流两岸较为密集地分布着。在公元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襄阳,襄阳遂成为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个时间段是襄阳的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之一。
襄阳的高光时刻在历史的浪潮之下传至明清两代已经是有些日落西山了。当时的襄阳府辖七州县,今境有襄阳、南漳、宜城、谷城、光化、枣阳六县,今保康县隶属郧阳府管辖。新中国成立之后,襄阳城与樊城合并组建襄樊市,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襄阳区正式更名为襄州区。襄阳市统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南漳、谷城、保康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
上图:湖北省辖地级市的襄阳市跨汉江建城是汉江流域的最大城市。
正是因为襄阳市与汉江的关系密切还有点“纠缠不清”,所以我们用了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襄阳的历史与文化。汉江是穿襄阳城而过的,汉江南是襄阳城,汉江北是樊城。襄阳人因为长期在与汉江相处的漫长岁月里,与汉江结下了深情厚谊。襄阳人如果要到樊城,或者樊城人要去襄阳,他们不说是“过江”,而是说的是“过河”。例如:“我过河去的”,或者是“你从河那面的来的”?如果去江边钓鱼,就说:“我是到河里面钓鱼去的”等等。
汉江为何又被襄阳人称之为襄河呢?襄阳古城南有一条比较古老的河流,最早叫襄水,襄阳城在它的北面,“山南水北为阳”,因襄阳城在襄水北,故叫襄阳。古时候,襄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治理它,固定它的流向、水道,后来称襄水为襄渠。再后来,因为它在襄阳古城南面,就叫它南渠或南河。不管怎么叫,就是不叫它“江”。本作者查阅了关于襄阳市的人文资料,说是襄阳属于中国北方偏南地区,习惯将大的水流统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