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保康县 > 保康县经济 > 金顶礼曲照仙山,神剑灵光传太和武当韵

金顶礼曲照仙山,神剑灵光传太和武当韵

发布时间:2023/3/26 12:02:06
北京扁平疣医院简介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21/8872657.html
06::32

文/李华涛(汉江师范学院教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研究员、武当山道教学院艺术总监)

主编/梅明(中国皇家园林摄制组总导演、中国书画春晚融媒体导演、湖北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

武当韵是武当山宫观道乐的又一个名称,经过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被称为武当韵。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武当道乐的韵味特征

武当宫观道乐的形成于宋代,元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明代达到了鼎盛。

明洪武十五年(年),武当山五龙宫住持丘玄清被明太祖破格提为太常寺卿,掌管朝廷各种祭祀活动。明代武当为皇室家庙,由于朝廷的重视,武当道乐和宫廷音乐互相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丘玄清自幼出家,精通音律,由他调教出来的皇家乐队举止规矩,音律典雅。明成祖御制的《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中的第二章《玄天上帝乐章》就是专为武当山御制的。明成祖朱棣钦选在京师神乐观供职20余年的乐舞生张道贤任武当玄天玉虚宫提点,训练道童演奏道乐,将宫廷祭祀雅乐引来武当山,使之与道乐融为一体,音乐更为宫廷化。

武当道乐包含古典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之大成。它具有庄严肃穆的赞颂之歌;飘渺幽静的玄天之韵;威武雄壮的昂扬之声;热情欢快的喜庆之韵。武当道乐既有全真音乐则以幽静典雅、朴素深沉的个性特征又有正一音乐庄重华丽、优雅丰满特色。

武当宫观道乐在近千年的历史传延中,既有道教音乐的独特个性,又汲取南北民间音乐的精华,既吸纳了古代巴楚音乐的苍劲浑厚,又具有宫廷音乐的优雅风韵,又由于全真、正一音乐特色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道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的一朵奇葩。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武当韵》乐章的创作者

《武当韵》作品的编创者为史新民教授和杨顺适老师。《武当韵》乐章分《太和玄音》《紫霄清韵》《神剑灵光》《金顶礼曲》四个部分。是将武当山宫观道乐中的原有的曲目进行组合、融合和编配,集乐、歌、舞为一体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立体展现武当道乐的特征韵味及艺术美感。

(1)史新民老师简介

史新民教授,出生,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民乐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武汉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和湖北省金编钟奖“终身成就奖”。

年担任国家艺术学科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湖北卷》的主编。年承担了湖北省教委、科委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道教音乐研究》。出版了我国近现代第一部道教音乐专著--《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以及道教音乐《全真正韵谱辑》等。

年6月至年3月,在主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湖北卷》时,带领牛春来、余德琛等专家学者组成的采录组,先后四次深入武当山搜集采录武当山道教法事科仪及音乐资料。

在史新民教授的带领下,采录组对武当山道教音乐做了全面的采录、记谱、整理、编辑工作,出版了《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书籍,记录了八十多首道曲。为武当道教科仪及音乐的传承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

(2)杨顺适老师简介

杨顺适老师,传统音乐研究专家,出生于年逝世。生前任襄樊市(现襄阳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研究员,湖北文理学院鄂北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年考入武昌艺术师范学校,年就读于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音乐科。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杨顺适老师是荆山巫音(沮水呜音)的发现者,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在保康县一中任教期间,发现巫音是少见的古楚宫廷音乐,并记下曲谱。调到县文化局工作后,开始潜心研究。

年,他的《楚风之声巫音调》在《中国音乐》上发表,立刻引起了音乐界和楚文化研究界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kangzx.com/bkxjj/1570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