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认定谷城经开区为省级高新区!襄阳全市高新区增至5个!
年12月7日,从多方获悉,襄阳市谷城县成功创建高新区。近日,湖北省政府已经认定湖北谷城经济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谷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谷城高新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政策。
同期,襄阳市襄城区也成功创建高新区,襄城高新区与谷城高新区一起成为全市第三批高新区。早在年,国务院就已批复设立襄阳高新区,从此填补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湖北省非省会城市国家级高新区的空白,这是全市首次获批建立的高新区。年12月25日,省政府同意在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全市第二批高新区。今年,省政府认定湖北谷城经济开发区、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市第三批高新区。至此,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5个,数量稳居汉江流域首位和中西部地区同类城市前列。
据悉,湖北谷城经济开发区简称谷城经开区,是年月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省级经开区,版图面积4.48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利用、纺织、化工、电子信息产业落户。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谷城经开区设区16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并成为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核心承载区、谷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要功能区,吸引骆驼、金洋、一汽、东风、三环、吉利、兴发、石花等数百家先进企业在此深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逼近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方阵(山区县)领先水平,预计全年生产总值0-70亿元。
谷城经开区新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后,对谷城县有什么好处?经中襄号了解,我国常规开发区主要分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省级经开区两大体系。通常,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设在地级行政区和发达的县(市、区),省级高新区设在较为发达的县级及以上行政区,省级经开区则遍布全省域各地。简单点说,高新区的含金量要高于经开区,主要在于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扶持力度的不同。因此,谷城经开区被认定高新区必然属于大利好,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地方性常规政金扶持,对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会有很大的帮助。
透过谷城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来看,这代表省政府认可和肯定谷城成绩,反映出谷城经开区发展到同类领先水平。这意味着,谷城县正式跻身较为发达或潜力巨大的地区序列,并为其奠定了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
按照湖北省惯例,省级经开区要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话,大致有两个重要步骤。一是通过调区扩区扩大面积,目前谷城经开区面积已经达到相应水平,符合国家级开发区的面积要求;二是在省级经开区的基础上获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在此捷径下能够争取更丰富的政金扶持,以达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和多元化招商引资的目的,目前谷城经开区也实现了这一目标。
截至目前,襄阳地区共有5个高新区,分别是襄阳高新区(国家级),老河口、枣阳、襄城、谷城4个省级高新区。今后,襄阳地区将蓄聚力量建设东、南、西、北、中五大都市片区,确保每个片区都有国家级开发区支撑,从而实现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和现代化高水平襄阳都市圈目标。
⊙﹏⊙*^O^*延伸阅读*^O^*⊙﹏⊙北部都市片区以襄阳国家级高新区为支柱,重点联结襄阳自贸片区、襄阳综合保税区、樊西新城(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襄州经开区,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北翼综合性都市区和南襄盆地一体化建设。东部都市片区以枣阳国家级经开区为支柱,重点联结枣阳城区、吴店工业园区、襄枣半小时通勤带,积极推进襄阳市域东翼副中心、枣阳中等城市和“随枣”组群、“襄十随神”城市群东部一体化建设。中部都市片区以襄阳国家级经开区(东津新区)为支柱,兼顾带动南部都市片区,重点联结鱼梁洲经开区、襄城经开区(襄城高新区)、襄城区余家湖工业园(保康“经济飞地”/保康经开区)、宜城城区(宜城经开区)、南漳县城(南漳经开区),全力推进精致都市、首善之区、滨江山城和全国地市级最美新区、中部最美城区及“襄宜南”“襄保”(“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组团襄阳先行区)一体化建设。
西部都市片区以老河口经开区(老河口高新区)、谷城经开区(谷城高新区)为支柱,重点联结老河口城区、谷城县城、樊城经开区、丹江口城区(丹江口经开区),高效推进襄阳市域西翼副中心、河谷中等城市和“丹河谷”组群、“襄十随神”城市群西部一体化建设。#襄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