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荐
襄阳四中五中校长开学讲话火了!都提到了贾玲!人民日报总结组易混词语,太全了!收藏起来你真了不起杜菏祥
关于统编语文八、九年级下册的常见问题及解答红糖煮鸡蛋陈怡冰
芹菜的味道吕德彬
一盘饺子,一份情周洋
味道背后汪子杰
乡味周兴睿
汤浓情深宋昌朋
我和我学生的二三事马昉
中考满分作文:“温暖”话题作文,助力满分作文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后坪镇中心学校
阮金荣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保康县后坪镇中心学校的阮金荣,很幸运能够在这里和各位优秀的老师们交流,今天在这里发言确实非常惶恐,所以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包涵指正。
第一:研读教材,把握课前
我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位教学上的新手,也时刻警醒自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课前,完成课前五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不减省。第一个环节,每次上新课之前,我都会一字不落认认真真精读一遍课文,把自己当成一个九年级的学生,标注出难认难写的生字,圈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并且顺势将迁移出来的形近字,词语辨析记载下来;第二个环节,再读课文,批注出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以及我认为其中可以加以揣摩的地方;第三个环节我会结合《教师用书》,按照整理把握、教学重难点、问题探究、素养提升这样的顺序认真研读,比对《教师用书》和我自己对文本理解的出入,以此找出哪些是必讲的内容,哪些是讲了以后就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从而逼着自己少讲多引,多读精炼,如此以来,讲课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断舍离;第四个环节我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关于本课的一些教学视频,微课等,一边听别人授课,一边思考自己将如何开展本课的教学,上述步骤完成之后才会动手进行课件制作,修改,教学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教导处结合师徒结对编排课表,基本上师傅王老师的语文课总在我们班前面,我也习惯性的搬凳子先当学生,跟随学生一起思考,进而考虑自己将如何推进新课学习,久而久之,我便会结合同学们上课的表现及时转换思路,修改课件,以便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教材解读,最符合他们年龄阶段以及认知规律的问题设置,最能够调动他们兴趣的情景设置,毕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及时交流,分层引领
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是如愿以偿的有效合作,顺利推进,通常第一课时之后我会反复比对教材、课件以及我的笔记,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我的探究问题设置的太晦涩难懂?是我用自己的思维去定夺学生,造成了揠苗助长的态势?还是我自己对于设置的问题模棱两可,以至于对于学生的探究答案也不知所以然?如果反复思考还是未果,我就会将我的困惑同师傅王老师或者语文组其他教师交流,请教他们帮我分析,以免自己钻进死胡同。或许是自己总是担心十几岁的孩子自学能力缺乏,也总是有口无心的学习,我总习惯性的在上课之前将上一课的疑难点回顾一遍,只不过这一次我会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机会,我常常会看到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焦急的举起手示意我,但我总是选择性忽略,时间久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紧张起来了,渐渐地跟上节奏,在语文课堂上有成就感,态度也就改变了。分层引领,分层辅导,分层要求,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题目中都得到分,基础分起来了,孩子们也开始明白只要得到该得到的分,成绩就会提升。
第三:切换身份,掌握考点
说起今年带九年级,我曾夙夜难寐,不仅是我第一年带九年级,更重要的是我对考点一无所知,在导学案每一课的习题讲解中,我也仅仅只能知道涉及的有语法、修辞、文学常识、三类文体等,至于每一个考点究竟怎样考我还是一头雾水,于是我决定用老牛拉破车的方法,买一本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并且在网上下载近五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每完成一套试卷就仔细比对,并且把每一类题目考的方式和涉及到的知识点记载在笔记本上,在平时上课或者做作业过程中去渗透。比如考试时积累运用会考到字的音、形、义,那么我就会举一反三,注重迁移,对这一类知识点落实在平时,每天我不仅会要求同学们把当天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积累在本子上,还会要求他们养成主动积累迁移、辨析出来的生字词的习惯,力求人人过关不返工,以此来减轻复习压力,除此之外,我认为不消化错题做再多的习题也是枉然,于是无论是导学案还是每一次考试,对于错误率极高的题目都会进行错题整理,这个过程有利于孩子们自己总结答题得分点以及规范的答题步骤。如此,我感觉我对考点明晰了很多,不再是之前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第四:虚心学习,善于积累
说起这个,我的听课本是我压箱底的宝贝,我特别喜欢参加学习,无论是保康县语文教研组还是本校语文教研组举行的各类活动,我都很乐意参加。一是参与集体备课评课会让自己换角度思考问题;二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感受其他老师对于教材解读的同时,也能感受他们在讲台上所展现的个人魅力;三是对于我所讲授过的课文,我在学习的同时会回顾自己当时的过程,结束后进行对比,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课堂的驾驭,。对于还未讲过的课文,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详细每一个环节,在我后来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我会将听课笔记反复和我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以此来吸收学习到的经验。长期下来,我发现一堂课上哪怕我只学习到了其他老师一个优点,我也会感觉非常满足,同样孩子们也在语文课上轻松了许多,自信了许多。
第五:网课培优,保质保量
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似乎是他们的天性,考虑到春季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短的情况,刚放寒假,我们决定趁热打铁,对班上孩子开展网上培优工作,目的是保持状态,稳住优分,为期七天,每天一节课。乡镇孩子普遍现状,没有家长监管,自律性特别差,优生也存在这些情况,起初我的确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在和王老师商量后我们决定强抓基础,尔后对症下药,基本上以导学案期末前还没完成的课堂练习题为主,让优生们保持学习状态,总结答题方法,进一步规范中考语文答题步骤,孩子们明确了在语文学科的短板,才会更好的利用中考复习资料。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谢谢各位老师耐心的聆听,感谢李教研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如今踏上这艰苦而又漫漫的教学之旅,只愿“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风乍起,合当奋意向此生”。以上是我短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以后的教学路上还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征稿启事《玫瑰语文》